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文物网,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。
记住密码
汉 西汉 1956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高13厘米 染指调味品。此染器中的耳杯用来盛酱、盐等调味品,染炉用来使之加热,满足当时人们喜欢用较烫的调味品濡熟肉食用的习惯。
明 高5.5厘米,长7.7厘米,宽5.3厘米 此发冠玉质为青玉,有褐色沁。冠内掏空,外表雕琢五梁,下部呈长发型,两侧卷云状,下有孔用以插簪使发冠固定。这样形状的冠饰在明代较为流行。冠是用来束发的发饰,亦用来表示官职、身份与礼仪之用。束发冠出现于五代,宋代较为流行,明代则更为兴盛。明代发冠较多见的是梁冠式玉发冠,其上有一到八道梁不等。 束发冠不仅样式多,材料也很丰富,明人文震亨《长...
明 杯:高5.5厘米,口径5.9厘米,足径3.3厘米;盘:长18.7厘米,宽14.6厘米 此套器物为一杯一盘。杯为菊瓣形口,圈足,两侧透雕菊花形耳。杯身从上至下共三层菊瓣,上下18瓣,中间16瓣,双耳菊花为12瓣。托盘为长方形,浮雕有鹭鸶、荷花叶、螃蟹纹及水波纹,盘中心有圆形杯托,用于置放玉杯。 鹭鸶又称白鹭,中国古代也称丝禽,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水鸟,唐代大诗人杜牧著有《鹭鸶》一首...
明 通高7.2厘米 1956年周庆歧先生 捐赠 青玉质地,立体圆雕。玉杯为直口弧腹,圈足。内壁光素无纹饰,外壁两侧分别琢一立体圆雕的螭龙为耳,螭龙前爪攀附与杯口沿处,后爪蹬与杯壁,长尾盘绕与杯腹,形体流畅,生动自然。口沿饰锦地涡纹一周,腹部满饰回纹,腹下部饰云带纹一周,圈足饰回纹一周。 玉杯为日常生活用具,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。明代玉杯雕刻极精,种类繁多,常见的主要有双耳杯、...
清 壶高6.9厘米。烟碟长3.5、宽2.9厘米 1960年 丁淑贞先生 捐赠 壶体呈烟色,半透朗,配粉红色芙蓉石壶盖。壶内尚存有少量深咖啡色鼻烟和一只小挖勺。壶身正反两面刻唐杜甫《秋兴八首》之一,“瞿塘峡口曲江头,万里风烟接素秋,花萼夹城通御气,芙蓉小苑入边愁。珠帘绣柱围黄鹄,绵缆牙樯起白鸥,回首可怜歌舞地,秦中自古帝王州。乾隆御题。”十分难得的是该壶还有一配套的烟碟,烟碟上可见...
清 高19.9厘米、口径5.5厘米 1960年周德蕴先生 捐赠 该器色泽以白为主,有少量红色,雕玉工匠利用这些红色恰到好处地雕出了5枚硕大的桃实和两只正在欢快飞翔的蝙蝠,在粗壮的树干下仲立一只白色仙鹤,红白两色相映,异常美丽。蝙蝠谐音“福”,桃为“寿”,仙鹤象征着长年,该器取福寿长年之意。俏色雕,最早见于商代,是清代大量使用的一种琢玉技法,利用同一块玉料上的两、叁种不同颜色,巧妙...
清 高9.8厘米 1960年周德蕴先生 捐赠 此尊观音以红色半透明琥珀雕琢而成。观音头上顶髻垂巾,面额丰润,直鼻细目,面露微笑。观音呈游戏坐姿,左手持经卷,右手置半立的右膝上。衣纹雕刻垂顺自然,水袖随风飘拂。 观音原称“观世音”,因唐代避太宗李世民之讳,改称“观音”。观音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位有着至高法力和慈悲心肠的神,频繁地出现在文学作品或民间传说中,救百姓于水火,渡黎民于苦...
清 通高10.4厘米 1960年周德蕴先生 捐赠 罗汉由白色寿山石雕成,薙发秃顶,双目微闭,面带笑容。身穿低领袈裟,上雕细密的缠枝花纹,衣领和袖口镶嵌微粒珍珠和各色宝石。踞坐露右脚,左手支地,右手执一经卷。座呈四瓣海棠花形,由浅褐色寿山石刻成,环周雕繁密的缠枝花纹和海水龙纹;座底正中镌刻隶书一行“魏汝奋制’’阴文四字款,周边饰缠枝花纹,所有的纹饰和款识间均填以金粉。此件寿山石罗汉...
清 高12.6厘米 作者: 1960年周德蕴先生捐 翡翠料,呈深绿色,质地苍润。中心部位是一茄形小瓶,四周透雕蔬果枝蔓,线条卷舒自然,在枝叶间可见两颗新长出的嫩茄、三串葡萄,三只轻灵的小鸟,振翅欲扑的蚱蜢,蝉及松鼠,一幅颇具生气的菜园小景。瓶口内壁有一凸稜,疑原有插入的瓶盖,惜盖失。 该瓶雕工精湛、构图复杂细腻,属清代玉雕的佳作。
清 长20.1、宽14.4厘米 1965年许篷仙先生 捐赠 青金石板,四周镶鎏金铜框。正面阴文填金隶书“御制云贵总督富纲奏缅甸国长孟陨遣使祝嫠并乞封号,诗以赐奖”后接七律一首,署款“臣庆桂敬书”,下有阴文“臣”、阳文“庆桂”二印。背面细线浅刻前来祝寿者八人,走在前面的五人,每人手捧一礼盒,后跟随一象,另有5人捧一金塔。该物反映了清代中缅两国的友好关系。
清 纵34厘米,横38厘米,纸本 作者: 孔尚任 田家英家属 捐赠 释文:尘积青山几碎琴,水边偶到似孤云。诗狂不断还山句,马癖难消入世心。催促客程惟柳影,勾留仙梦是蝉音。虚亭野渚无人处,白发吟秋意最深。依韵奉题仲景老年道翁照卷。云亭山人孔尚任。
清 纵139.4厘米,横54.2厘米,绫本 作者: 曹寅 田家英家属 捐赠 释文:再报东皋一尺书,哦诗松下晚凉如。长城终古无坚垒,末路相看有敝庐。甚愿加餐燕玉暖,少忧问病梵天虚。鬓丝禅榻论情性,绕匣虫鱼已费除。冲谷寄诗,索拥臂图,嘉予解天竺书,奉和旧作,己巳孟夏,蕉庵纳凉,承教属书并求斧政。曹寅。 曹寅(1658—1712年),字子清,号荔轩,又号楝亭,汉军正白旗人。...
清 纵170厘米,横40厘米 作者: 曾国藩 田家英家属 捐赠 释文:尊酒登临遍山寺,歌辞散落满江楼。礼南尊兄大人鉴。馆愚弟曾国藩。 曾国藩(1811—1872),字伯涵,号涤生,湖南湘乡人。道光十八年(公元1838年)进士,入翰林院任检讨、侍讲、侍读。授吏部侍郎,咸丰(公元1852年)在籍组织湘军,镇压太平军。累官至两江、直隶总督,钦差大臣,封一等毅勇侯。卒谥文正。...
清 纵24.5厘米,横22厘米 作者: 姚鼐 田家英家属 捐赠 释文:刘海峰先生传 刘海峰先生名大櫆,字才甫,海峰其自号也。桐城东乡滨江地曰陈家洲,刘氏数百户居之,为农业,多富饶,独海峰生而好学,读古人文章,即知其意而善效之。年二十余入京师,当康熙末,方侍郎苞名大重于京师矣,见海峰,大奇之,语人曰:如苞何足言耶!吾同里刘大櫆乃今世韩欧才也。然自康熙至乾隆数十年应顺天府...
春秋 长15.5、肩宽6.7、足宽7.8厘米,重49.7克 1959沈子槎先生 捐赠 此空首布为春秋早期出现于周、晋等地的金属铸币之一。形质轻薄,平底弧足。銎较短,空首不延伸到币中央,銎的下端缩到銎与币身的相接处。四周有郭,面、背无文,中线隆起。这类早期空首大布是由原始布直接演化而来,传世甚罕。 撰文:翦宁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